新闻资讯 分类>>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【米兰体育app】

2025-09-16
浏览:
返回列表
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以2小时05分37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·鲁托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摘得,本次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,也体现了全民健身的热情,成为金秋北京最亮丽的体育名片。
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城市激情

清晨6时30分,天安门广场已是人潮涌动,尽管气温偏低,但选手们的热情丝毫未减,随着发令枪响,专业选手与业余跑者一同冲出起点,沿着长安街向西进发,今年的赛道延续了经典路线,途经西单、金融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地点,最终在鸟巢体育场附近冲线,全程42.195公里。

赛事组委会表示,今年报名人数突破12万,最终通过抽签确定了3万名参赛者,其中包括200余名国际顶尖选手,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,北京市调动了超过5000名志愿者、2000名安保人员及数百名医疗工作者,沿途设立15个补给站和8个医疗点,确保选手安全完赛。

男子组:埃塞俄比亚选手创纪录夺冠

男子组的竞争尤为激烈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在30公里处甩开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坎迪的紧追,以稳定的配速独自领跑,他以2小时05分37秒的成绩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(2小时07分16秒)提高了近2分钟。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

“北京的氛围太棒了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很大动力。”阿贝拉在赛后表示,“这条赛道非常快,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创造个人最好成绩。”他的胜利也为埃塞俄比亚队延续了在长跑领域的统治地位。

卫冕冠军、中国选手董国建以2小时10分28秒获得国内组第一,总排名第八,尽管未能站上领奖台,但他表示:“能与世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我会继续努力备战明年的世锦赛。”

女子组:肯尼亚名将强势卫冕
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·鲁托展现了强大的统治力,她在半程后便确立领先优势,最终以2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卫冕成功,这一成绩也接近她在柏林马拉松创下的个人最佳。

中国选手张德顺以2小时25分11秒获得亚军米兰体育官网,成为全场亮点之一。“今天的发挥比较稳定,但鲁托的实力确实更强。”张德顺赛后坦言,“我会继续提升自己,争取在下一站比赛中突破极限。”

业余跑者:全民参与,彰显体育精神

除了专业选手的精彩表现,业余跑者的热情同样令人动容,今年赛事增设了米兰体育“亲子跑”和“环保跑”等特色项目,吸引了众多家庭和环保爱好者参与,来自上海的跑者王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完成了5公里亲子跑,他表示:“马拉松不仅是竞技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希望孩子能从小感受体育的魅力。”

赛事还特别关注环保议题,组委会与多家企业合作,在赛道沿途设置分类垃圾桶,并提供可降解水杯,减少赛事对环境的影响,这一举措获得了跑者和市民的广泛好评。

科技赋能:智能装备助力赛事体验

今年的北京马拉松在科技应用上更进一步,组委会联合多家科技公司推出了“智能手环”系统,实时监测选手的心率、配速等数据,并通过APP推送个性化建议,5G直播技术让全球观众能通过多机位视角观看比赛,提升了观赛体验。

“科技让马拉松更安全、更智能。”赛事技术总监李伟介绍,“未来我们还会引入AI辅助训练系统,帮助跑者科学备赛。”

城市联动:体育与经济双赢

作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,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,也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活力,据统计,赛事期间北京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30%,餐饮、旅游等相关行业收入显著提升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表示:“马拉松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,吸引更多国际赛事落户北京。”

展望未来:中国马拉松的崛起之路

尽管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未能站上最高领奖台,但董国建、张德顺等名将的稳定表现让人看到希望米兰体育网页版,国家田径队总教练王斌表示:“我们正通过科学训练和海外拉练缩小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,未来几年,中国马拉松有望实现更大突破。”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在欢呼声中落下帷幕,但体育精神仍在延续,无论是职业选手的拼搏,还是业余跑者的坚持,都诠释了马拉松的魅力——挑战自我,永不止步。

搜索